Baidu
map

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:古代农业

分类:资讯 时间:2023-11-01 来源:本站 作者:小编

一、古代农业

1.战国

(1)措施:商鞅变法。a.废除井田制,允许土地自由买卖。b.鼓励耕织,生产粮食、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。

(2)农业发展表现

战国时期,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。

2.西汉

(1)政策:

汉高祖、文帝、景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。

(2)措施:

A.汉高祖:a.让士兵还乡务农,释放因战乱、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,使其成为平民。b.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。c.采取“轻徭薄赋”的政策,减轻农民的赋税,减免徭役及兵役。

B.汉文帝、汉景帝:a.重视农业生产,提倡以农为本,关心农桑。b.进一步减轻赋税徭役: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。

(3)农业发展表现:

西汉时,通过丝绸之路,核桃、葡萄、石榴、苜蓿等植物传入中原。

3.东汉时措施:

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,减轻农民的负担。

4.唐朝时措施

(1)唐太宗、武则天: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,鼓励发展农业生产。

(2)唐玄宗:发展经济,改革税制。

5.宋朝时农业发展表现

(1)水稻

a.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;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。

b.水稻也在北方得到较大推广,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产量首位。

c.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(“苏湖熟,天下足”或“苏常熟,天下足”)。

(2)经济作物

a.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,产茶的州县增加。

b.南宋后期,棉花的种植区由广东、福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。

6.明朝时农业发展表现

引进了原产美洲的玉米、甘薯、马铃薯、花生、向日葵等。

7、拓展延伸

1、 耕作方式

原始社会:农业刀耕火种,使用石木农具

商周时期:出现青铜农具,集体劳作

两汉时期:铁器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,以家庭为单位,小农经济模式运用

隋唐时期:曲辕犁是耕作技术发展的典例

2、生产工具:

石器(远古居民)→青铜工具(商朝、西周)→铁犁、牛耕:春秋时期开始使用,战国时期广泛使用,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→曲辕犁、筒车:唐朝

3、水利工程:

大禹治水→都江堰:战国时期李冰修建,使成都平原变得“水旱从人,不知饥馑”,获得“天府之国”之称→灵渠(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)、江南运河、秦渠:秦朝→隋朝大运河(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)→会通河和通惠河(京杭大运河):元朝。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,经济的交流与发展

4、主要农作物:

(1)最早种植水稻——河姆渡原始居民;

(2)最早种粟和蔬菜——半坡原始居民;

(3)从西域引进葡萄、石榴、胡麻、胡萝卜等农作物——汉代丝绸之路;

(4)北宋引进占城稻,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;

(5)明代引进玉米、甘薯等高粮食产物,引进马铃薯、花生等

5、农学巨著:

(1)《齐民要术》: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,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;

(2)《天工开物》:明朝科学家宋应星,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,是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”


版权声明

本网原创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【注: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西安中考网 www.hytale-nav.com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;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邮箱:xazgknews@163.com】

标签
二维码

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必看
必看
  • 西安市鄠邑区甘亭中心学校荣获西安市“红领巾法学院”示范学校称号
  • 西安市鄠邑区东关小学:规范课外读物 落实“五项管理
  • 周至县广济初中课后服务旗操
  • 标签
    热榜
    QQ

    微信扫一扫

    WeChat
    Top
    Baidu
    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