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idu
map

初中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:第二单元

分类:资讯 时间:2023-11-06 来源:本站 作者:小编
第二单元  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

单元概述
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,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、救亡图存不断探索的历史。地主阶级、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,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,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,都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,当然也没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。
这也说明地主阶级、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,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,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。
【知识要点】
1.洋务运动19世纪60至90年代)
(1)口号:自强求富 。
(2)代表人物:中央?,地方曾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、张之洞。
(3)军事工业:安庆内军械所(第一个)、江南制造总局(规模最大)、福州船政局
民用工业:轮船招商局、开平煤矿、汉阳铁厂、湖北织布局等。
(4)地位: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,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。
(5)作用: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,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。
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,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,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。
2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—1895年)
(1)邓世昌:致远舰管带,黄海海战中他下令开船撞击日舰,壮烈牺牲。
(2)马关条约:1895年签订。
内容:
①割地:清政府割辽东半岛、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、澎湖列岛给日本;
②赔款:白银2亿两;
通商:增开沙市、重庆、苏州、杭州为商埠;
④设厂: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。
影响:《马关条约》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,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程度
(3)瓜分狂潮:《马关条约》签订后,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、强租海港、划分“势力范围”的瓜分中国狂潮,加剧了民族危机。
3.戊戌变法(百日维新)1898年
(1)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:康有为梁启超
(2)序幕:公车上书
(3)百日维新(1898年6月—9月):光绪皇帝颁布“明定国是”诏书,实行变法。
内容:
政治:裁撤冗官冗员,允许官民上书言事;
经济: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,发展农、工、商业;
③财政:改革财政,编制国家预算;
④教育:废除八股,改试策论,开办新式学堂(京师大学堂,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);
⑤军事:裁减绿营,训练新式军队等。
(4)影响:戊戌变法虽然失败,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。
4.八国联军侵华战争(1900年-1901年)
(1)原因: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。
(2)中国军民的抗击:义和团廊坊一带阻击敌人;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争夺战。
(3)结果: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。内容:①赔款:白银4.5亿两;②禁反: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 ;③军事: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,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;④外交: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,允许各国派兵驻守,不许中国人居住;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,班列六部之前。
(4)特点:《辛丑条约》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庞大、主权丧失严重的不平等条约。

(5)影响: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(最突出反映在条约内容②),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。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


版权声明

本网原创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【注: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西安中考网 www.hytale-nav.com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;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邮箱:xazgknews@163.com】

标签
二维码

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必看
必看
  • 西安市鄠邑区甘亭中心学校荣获西安市“红领巾法学院”示范学校称号
  • 西安市鄠邑区东关小学:规范课外读物 落实“五项管理
  • 周至县广济初中课后服务旗操
  • 标签
    热榜
    QQ

    微信扫一扫

    WeChat
    Top
    Baidu
    map